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爱淘啦励志网 > 名人名言 > 修辞文―国语必会基础知识―修辞手法的判定和作用,简单实用

修辞文―国语必会基础知识―修辞手法的判定和作用,简单实用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2-21 09:16:49
阅读:

初中语文阅读考试中,生动性是最容易出题的考试点之一。 语言的生动性是如何实现的? 主要有两个要素。 一是运用具体的描写性语言;二是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

对汉语修辞方法的考察表现有两种问题类型:基础问题的修辞运用——考试是修辞的判断和作用;另一种问题类型是叙事文阅读中的观赏问题——考试了修辞方法的观赏。

修辞手法的判定与作用

1 .比喻是为了生动地表现某事物或人物的感情的修辞手法,把原本存在的事物或感情称为比喻句中的本体,另一种把能够生动地表现出来的事物称为比喻体。 比喻是人们最早、最常用的修辞手法。

(1)判定

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决定

①本体和喻体“那个人长得像人”“这朵花很漂亮,画得像画儿”等,不是一样的。

②本体和喻体必须具有共同的特征,可以在比喻中表现出这一特征。 例如,“他的手像旧树皮那样粗糙”,“他的手”和“旧树皮”的共同特征是“粗糙”,因为在句子中表现了这个特征,所以这是比较成功的比喻句。

(2)运用

写比喻句除了满足上述两个要求外,还有两个要求

/比喻选择大家都知道的东西。 如果比喻体不是熟悉的东西,这个词就失去了比喻的意义,没有发挥使文章的语言生动地形象的作用。

②比喻体要给人带来美感,不能说“瀑布像挂面一样笔直地悬挂在山前”,也可以说“瀑布就像是玉做的窗帘”。 下一篇文章选择的东西比第一篇文章更美。

(3)作用

比喻句的最大作用是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 例如,中高考高频作家毕淑敏的文章,语言优美,主要是毕淑敏喜欢在自己的文章中使用比喻修辞手法。

拟人化赋予了本来没有思想感情的东西,赋予了人的思想、行为和感情,使之成为更加生动的形象,使之温暖动人。 拟人化和比喻是所有修辞手法中最古老的两种。 最初不是比喻、拟人化而是被称为“比”,是“诗经”中的赋、比、兴中的“比”。 最后拟人化了。

(1)判定

判断某句是否是拟人文,主要看句子中是否给予了这个事物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有其中之一就可以判断为拟人文。

(2)运用

写拟人文时,只要给予同一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三者中的同一个,就可以成为拟人文。 比如说,用拟人文来表现教室的桌子,“桌子一动不动地站着”(“车站”是表示人物行动的动词,用在桌子上,句子变成了拟人文”“桌子虽然看起来不美,但是不在意”(有没有“在意”,是人们常有的思想,在这里桌子上使用是人 也有人说“桌子显得有点不高兴”(喜悦)。

(3)作用

拟人化的最大作用就是把文章的语言给人生动的印象,让人产生亲切感。

有“请用生动的语言来表达……的内容和感情”这样的词语。说到生动的形象,修辞上肯定有拟人修辞和比喻修辞两种方法。 拟人化的话,只要给予那个人思想、感情、行为中的任意一种就行了。

00002000200003 .夸张是为了强调某些特征而采用的修辞手法。 该方法的运用主要是通过某种程度上夸大或缩小事物的特征来实现的。 例如夸张:他的眼睛比铜铃大缩小:他的眼睛看起来比芝麻粒小。

(1)判定

之前所说的“某种程度”是指,如果能够很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这个夸张句就会成功,不是越夸张越好,而是在能够突出其特征的基础上,越能实际感受到夸张的程度越好。

(2)作用

①强调特征②产生联想③激发氛围。

4 .排比排比句常常用于抒情或讲解,以在抒情或讲解过程中感化语言,使表达更加充分。 排列比较最初应用于古代政治论文,表达作者对社会问题的看法,提高语言感染力。

(1)判定

排列句子通常由3个以上的构造相似,内容相近的句子构成。 “心是广阔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一切的心是宁静的湖水,有时微波荡漾的心是雪白的雪原,映出五彩缤纷的世界”。

(2)运用

写排列句时,要注意选择三个类似的,用类似的结构来表达。

(3)作用

①内容集中,增强势头

②故事透彻,情节清楚

③表现强烈的感情

④抒情,增强语言感染力。

考试频率高有两点。 一是表达作者强烈的感情二是给予语言感化力。

5 .双对称是指两个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词语来表现相关性或者相反的意思。 对偶出生于汉代,汉赋盛行的时候,对偶这种文样也逐渐流行起来。

(1)判定

①它由两个句子构成②句法结构完全相同,字符数相等。

(2)运用

在一个考题上,资料是关于留守儿童的,写下了留守儿童的悲惨生活,制作了呼吁留守儿童注意的标语。 在写这样的问题,广告语和宣传语等的时候,有必要用对话来表现。

(3)作用

①工作完成,有节奏感②表情凝重,表现流畅。

借用费在文章中,不直接说出想要表现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之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手法叫做借用费,被代替的东西叫做“本体”,被代替的东西叫做“借用体”,不出现“本体”的“借用体”来代替。

(1)判定

抓住事物的特征,代替想要表现的东西,把相关的东西叫做借用。

(2)运用

例如,写他的品格是高尚的,但文章中“他”不出现,用松树来表现。 这是借款。 比如,在中考诗歌观赏中经常受到的李清照的《梦令·昨天的雨疏风步》中有“你知道吗”这个词吗? 绿肥,红瘦的应该。 ’这句话用了三种修辞。 反复,拟人化,另一个是借用代,指特征性的东西,“绿”指“绿叶”,“红”指“红花”。

(3)作用

①实代虚②以简单的一代繁殖③以物代情。

7 .为了强调某种意义,强调某种感情,故意重复某句话或句子。 它主要用于诗文,起着反复咏叹、表达强烈感情的作用。

(1)判定

多次强调某事实、事物、感情。

(2)运用

南宋着名委婉派词人李清照特别喜欢在语言中重复这个修辞。 她的“梦幻般的令”两首都应用了这一修辞。 《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中的“争、争、惊一滩鸦”。 《梦令昨夜雨疏风步》中的“你知道吗? 你知道吗? 绿肥,红肥,应该瘦。”.

(3)作用

①表现强烈的感情②强调语气③循环起伏,语言美丽。

8 .问题是为了强调某一部分的内容,故意提问,故意问自己。

(1)判定

让我们先提问,然后自己回答。 问题和回答之间必须构成因果关系的是问题。

(2)运用

/中国人会丧失反省的精神吗? 没有。 南唐着名语系李90约在自己名作《优美人》的最后一句中应用了提问修辞手法,仿佛一江春水向东流去。 ’他说

(3)作用

①创造情景,思考②启发思考。

爱淘啦励志网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