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爱淘啦励志网 > 名人名言 > 表示忠诚的词语——什么是忠诚? 信念? 血性? 长征都可以告诉你。

表示忠诚的词语——什么是忠诚? 信念? 血性? 长征都可以告诉你。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3-12 20:06:00
阅读:

资料来源:中国军网总合作者:肖裕声责任编辑:杨红

历史篇章,卓越而不朽。 人民军足迹进长征时,当时的红军士兵可能无法预料。 他们的远征,不仅与自己的命运密切相关,也严重影响着国家、民族和军队的命运,甚至严重影响着中国和世界的历史。 习副主席指出,今天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出自长征。 在那广阔的地表上铸造的红丝带,至今仍在人们的心中激荡。 每一代都有一条长征路,每一代都要走自己的长征路。 请注意今天《解放军报》的报道

长征开始了

随着岁月延伸的红丝带

■肖裕声

我们对历史的认识越深,得到的现实启发越有价值。 特别是面对深刻影响历史进程的伟大事件,其中的一个具体细节也能感受到美好的历史意义。 长征是这样的历史事件。 这场人类史无前例的远征,其浓缩的是岁月,精神上也是中国人,全人类也是昨天,今天也是。

岁月不能带那条红丝带去。 那是因为深深地蕴藏着我们的内心。 真正有历史感的人们,因为事物是人,所以不会忘记历史的悲壮和荣耀

去年10月,习副主席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演说中强调:“这一惊人的革命壮举,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写的壮丽史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巍然屹立的纪念碑。” 党的领导人对长征的阐述,深刻反映了长征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高度地位。 今天,时间的流逝,已经在长征途中硝烟弥漫的地方很多,风平浪静,风和日丽,风景迷人,但真正有历史感的人们,不能因为事物是人而忘记历史的悲壮和荣耀。

这几年,都河畔、皓平渡口、湘江侧畔、遵义……我走过很多以前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每次都能遇到历史的来访人。 在风平浪静的日子里,他们来到历史现场,努力从黄色的照片、破损的文物、短文字的介绍接近当年的岁月,接近当年的远征队的心灵世界。 作为军史研究者,看到他们凝固的表情,看到他们眼中流露出的感慨,我总是带着特别的喜悦。 因为只要有他们,当时红军在长征路上留下的足迹就不会被时间的风雨冲走,可以用别的方法进入民族的心灵史,刻在无数后来者的精神世界里。 因此,用世代的生命和血建造的历史纪念碑,可以永远高耸起来。

当然,这场史无前例的远征不仅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也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许多外国学者热情追求长征,研究长征,宣传长征,为长征“流泪”。 世纪交往中,世界各地的学者从公元一千年到公元二千年人类经历的沧桑变化中,选出了100件深深影响人类千年文明进程的重要历史事件。 结果生动地说明了长征对人类历史的贡献,生动地说明了长征理解人类自身命运时的辉煌典范。

有人说,不了解长征精神,就不了解中国,不了解中华民族的精神。 是的,岁月不能带那条红丝带。 因为历史书上永远记载着。 作为中国军人,不仅要把这段历史,还要把历史中的精神真正融入我们的骨髓。 因为那是我们的前进道路,所以今天的我们和那年的远征队血脉相通。

遵义会议

长征是一面镜子。 在这面镜子前,真正的军人会找到自己的精神坐标

有人把长征比作画卷。 那是红军在党的领导下用理想、信念、意志和力量描绘的历史画卷,有人把长征比作歌。 因为那是在生死的选择中用血和生命写的英雄赞歌,所以也有人把长征比喻成诗。 因为那是一部超越时空的宏伟史诗。 我可以把长征比作镜子,窥见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士兵的高贵人格。 今天我们了解的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的精神品格,可以从中找到生动的脚注。

比如说忠诚是什么? 当提到“长征”概念时,有些人认为长征是从不同的根据地出发的孤立的几次长途行军,没有意识到这是党中央领导下紧密合作的战略行动。 事实上,长征期间,各道红军之间始终保持着密切的电报关系,按照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开展协调合作,有时甚至不惜牺牲地道的局部利益。 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同志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正式确立。 面对复杂的敌情,毛泽东只有数千人兵力的红九军团脱离主力运动,势必吸引敌人,主力得到了南渡乌江逃脱的机会。 二次渡乌江前夜,为了不将敌人引向主力,红九军团只好在夜间行军。 红九军团抵达乌江时,主力认为红九军团已经分解,拆掉浮桥就离开了。 落单的红九军团只能单独行军,为了分散国民党军的兵力继续转战,2个月后首次追上大部队,独立行军了3000多里。 红九军团的这一勇敢壮举,是红军常听党指挥,保卫大局的战场典范。

比如什么是信念? 当时的红军战士,包括上级干部在内,不知道长征要去哪里。 邓小平曾经问过:“长征那么危险,是怎么来的?” 他坚定地说:“跟着去! 」山傍贫水尽时,在子弹雨中,没有对党的忠诚,没有对革命胜利的强烈信念,什么是“跟上去”,怎么有“跟上去”的力量?

比如血性是什么? 有资料显示,红军每天行军34公里,共行军368天,中途15天进行了一场重大战斗,平均每天遇难一次,经历了600多次重大战斗,牺牲了营地以上的干部430多人。 1936年3月,红2军团和红6军团长征抵达乌蒙山区时,时任红18团政委馀秋里奉命率领国民党军进行迎击。 战斗中,馀秋左臂受伤,骨头露出,血流不止。 无药治疗,行军持续,馀秋伤难愈,伤口一度被白蛆复盖,只能用冷毛巾镇痛。 离开草坪之前,医生用剃刀把腐肉切开,用机械锯把骨头切开,做了切断手术。 例如,17名勇士强渡大渡河,22名勇士夺泸定桥的英雄壮举,更是众所周知。

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 每仰望一次,就是灵魂的洗礼。 每读一次,就是与历史的对话,与无数英雄的灵魂对话。 在这段对话中,真正的军人会找到自己的精神坐标。 地球上的红丝带,是永远鼓舞我们的精神丰富纪念碑。

四渡赤水

需要醒来的是,我们的前方还有很多“雪山”“草坪”,还有很多“娄山关”“拉子口”需要征服

史无前例的远征以红军胜利会师告终,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胜利的道路还在延伸,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还在延伸。 从昨天长征到今天长征,我们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强调:“我们还需要跨越许多“雪山”、“草坪”,还需要征服许多“娄山关”、“拉子口”、“无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哪一步,我们都取得了什么成果 我们要大力发扬伟大长征精神,在新长征的道路上勇敢地继续前进”。

新长征路,真需要有长征精神的人。 要征服新长征之路的险峻,就需要像革命前辈一样勇敢向前的现代革命军人。 过去红军士兵信心进取的活力,认为是长征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红军是一支年轻的队伍,平均22岁,军长一般不超过30岁。 以红一军团为例,政委聂荣臻35岁,第一师长李聿30岁,政治部主任谭政27岁,第一团长杨得志24岁,第二师政委刘亚楼23岁。 对于这些年轻人,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他们的活力,还能感受到他们成熟的自信。 许多党和军队的骨干力量在红军时代的艰苦战斗中磨练成长。 他们挑战最强大的敌人,完成最艰巨的任务,面对最严峻的生死考验,是这支军队最宝贵的财富,也是这支军队将来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中坚先锋。

“河流出澪关,有太华阻力,所以水力越来越强的风回到三峡,巫山相隔,风力就要增加其怒吼声”。 当今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各种社会思潮和文化相互激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很复杂。 与战争时代相比,和平时期的军队建设既有山九仞、功损一簪的忧虑,也有晚气长、锐气消失的挑战……这些构成了我们必须面对的“雪山”、“草坪”、“娄山关”、“拉子口”。 面对改革强大军队的挑战,弱者看到了跨越困难的障碍,勇者看着前进的阶梯。 我们这一代军人像红军的前辈们一样,不忘“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初心,不断探索,迎接困难,毅然突破利益硬化的障碍,突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在困难和矛盾面前决不停顿,决不绕远路,不是半途而废,在时代洪流中胜利的号角响彻万水千山

长征,永远在路上!

翻雪山

胜利会师

军史顾问: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与百科研究部彭玉龙李赟

本版油画都是解放军报纸资料的照片

    爱淘啦励志网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