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爱淘啦励志网 > 名人名言 > 形势的成语——齐都成语故事——九一匡

形势的成语——齐都成语故事——九一匡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3-10 01:27:30
阅读:

“九一匡”是“九合大名、一匡天下”的简称。 9 :概数,发言次数多。 匡:匡正,纠正。 意味着多次联合王子,稳定天下。 这句话出自《论语宪法问》:“(齐)桓公九合诸”又是“关仲相桓公、霸大名、一动天下”

齐桓公用关系改革内政,加大富国强兵力量增强国力的对外政策,实行“尊王攘夷”政策,确立了自己的威严和信誉。 桓公、管仲多次联合王子,抑制弱化,继存亡国、绝世之后,统一了天下。 其主要同盟情况如下:

齐桓公五年(前681年),宋、陈、蔡、邓在北杏(齐地,今山东东阿县境)。 桓公六年(前680年),周卿单伯、宋、卫、郑于乡(今山东酉城)。 桓公七年(前679年),宋、陈、卫、郑在乡。 桓公八年(前678年),宋、陈、卫、郑、许、滑、滕幽(今北京通县房兴一带)。 桓公十九年(前667年),宋、吕、陈、郑是幽灵。 桓公27年(前659年),宋、吕、郑、曹、邓在荣(今河南淮阴县西北)。 桓公二十八年(前658年),会宋、江、黄在贯(今山东曹县南)。 桓公二十九年(前657年),宋、江、黄位于阳谷。 桓公30年(前656年),会宋、陈、卫、郑、许、曹、吕为召陵,楚盟为召陵,称之为“召陵之会”。 桓公三十一年(前655年),会吕、宋、陈、卫、郑、许、曹先(今河南睢县东)。 桓公三十三年(前653年),会吕、宋、陈、郑于宁母(吕地,今山东金乡一带)。 桓公三十四年(前652 ),会吕、宋、卫、许、曹、郑在(今山东酉城西)。 桓公35年(前651年),会吕、宋、曹氏等国君和周王的使者在葵丘(今河南省考城县附近)。 桓公三十九年(前647年),会吕、宋、陈、卫、郑、许、曹在咸(今河南濮县境)。 桓公四十年(前646年),会吕、宋、陈、卫、郑、许、曹于牡丹丘(或聊城东北七十里有牡丹丘,齐地)。 桓公42年(前644年),会吕、宋、陈、卫、郑、许、邢、曹于淮(今安徽南陵县)。

葵丘联盟

其中最重要的是桓公三十五年的“葵丘会联合”,这次桓公作为霸主主办的联合会,标志着这个霸业到了春秋时代的最盛期。 当时,齐桓公作为春秋第一霸,在周王权暴走、战乱不稳定的形势下,尊重王室信大名、安四境,为保护中华文明和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孔子在《论语宪问》中对桓管霸业这样评价。 (头发:不扎头发的左衽:衣服的襟翼藏在左边。 指古代中原地区以外的少数民族的服装,也指变得野蛮。 ”意思是,如果没有桓公和管仲,华夏民族就已经成为戎狄人的俘虏

(作者:王金智)

资料来源:齐文化研究中心

爱淘啦励志网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