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升玄消灾护命妙经颂
[唐代]:司马承祯
太上本来真,虚无中有神。若能心解悟,身外更无身。
假名元始号,元始虚无老。心源是元始,更无无上道。
七宝为林苑,五明宫殿宽。人身皆备有,不解向心观。
三世诸天圣,相因一性宗。一身无万法,万法一身同。
放出光明照,无央世界中。乾坤明表里,日月觉朦胧。
妙观无静苦,自性不能知。妄想随缘去,何时有出期。
生灭何时尽,相因浩劫来。似环蝼蚁转,如毂碾尘埃。
谁言河海阔,深浅尚能知。爱欲情无底,何年有出时?
水鸟及风林,咸归一法音。如何颠倒性,自起万般心。
虚无含有象,有象复归无。心若分明了,知权呼有无。
无空空不空,无色色不色。若能知色空,色空皆自得。
有有兼无有,无无及有无。虚心能不动,妙道自来居。
如人入黑暗,目睹又何曾。若要分明见,须凭浩劫灯。
有相兼无相,迷惑终不知。未能明觉性,安得决狐疑。
众生情行劣,迷失道根源。特谓宣宗旨,教令入妙门。
物向无中有,道从有里无。莫生无有见,迷执自消除。
空色互相生,相缠如纠墨。要知空色理,自莫分空色。
道性本虚无,虚无亦假呼。若生无有见,终被法来拘。
不空是真空,不色是真色。空色便为真,真法何曾得?
是空及是色,究竟总非干。要认真空色,回心向己难。
空色宜双泯,不须举一隅。色空无滞碍,本性自如如。
妙音喻虚性,虚心非妙音。认他毫发事,难得自由心。
一心观一切,一切法皆同。若能如斯解,方明智慧通。
了悟性根源,名为入妙门方便法,是法勿留存。决破疑惑网,有无都不干。
正心长自在,如隼入云盘。心静六根清,六根随性行。
性能无著物,邪障那边生。妙经无碍性,权立妙经名。
故为众生说,令教悟此经。一真度一切,如楫济横流。
真性随身有,勿于身外求。传教虚无理,世间散布行。
诵经能万遍,其义自分明。真性号神王,飞天无定方。
破邪能自外,坚固喻金刚。灵童即正性,无染号真人。
威猛喻师子,名殊一法身。诸天诸圣众,无一亦无二。
性不遂波流,是名真侍卫。语默及游息,无生一念思。
忘形归恍惚,神鬼不能窥。正法度邪法,众生见处偏。
若生无有见,即被染心田。天尊重说偈,直为指心源。
汲引迷惑者,令归解脱门。道非干视听,视听转生疑。
应物临机用,虚心即可知。心疑随万境,随境认心田。
道非有为有,方名离种边。
太上本來真,虛無中有神。若能心解悟,身外更無身。
假名元始号,元始虛無老。心源是元始,更無無上道。
七寶為林苑,五明宮殿寬。人身皆備有,不解向心觀。
三世諸天聖,相因一性宗。一身無萬法,萬法一身同。
放出光明照,無央世界中。乾坤明表裡,日月覺朦胧。
妙觀無靜苦,自性不能知。妄想随緣去,何時有出期。
生滅何時盡,相因浩劫來。似環蝼蟻轉,如毂碾塵埃。
誰言河海闊,深淺尚能知。愛欲情無底,何年有出時?
水鳥及風林,鹹歸一法音。如何颠倒性,自起萬般心。
虛無含有象,有象複歸無。心若分明了,知權呼有無。
無空空不空,無色色不色。若能知色空,色空皆自得。
有有兼無有,無無及有無。虛心能不動,妙道自來居。
如人入黑暗,目睹又何曾。若要分明見,須憑浩劫燈。
有相兼無相,迷惑終不知。未能明覺性,安得決狐疑。
衆生情行劣,迷失道根源。特謂宣宗旨,教令入妙門。
物向無中有,道從有裡無。莫生無有見,迷執自消除。
空色互相生,相纏如糾墨。要知空色理,自莫分空色。
道性本虛無,虛無亦假呼。若生無有見,終被法來拘。
不空是真空,不色是真色。空色便為真,真法何曾得?
是空及是色,究竟總非幹。要認真空色,回心向己難。
空色宜雙泯,不須舉一隅。色空無滞礙,本性自如如。
妙音喻虛性,虛心非妙音。認他毫發事,難得自由心。
一心觀一切,一切法皆同。若能如斯解,方明智慧通。
了悟性根源,名為入妙門方便法,是法勿留存。決破疑惑網,有無都不幹。
正心長自在,如隼入雲盤。心靜六根清,六根随性行。
性能無著物,邪障那邊生。妙經無礙性,權立妙經名。
故為衆生說,令教悟此經。一真度一切,如楫濟橫流。
真性随身有,勿于身外求。傳教虛無理,世間散布行。
誦經能萬遍,其義自分明。真性号神王,飛天無定方。
破邪能自外,堅固喻金剛。靈童即正性,無染号真人。
威猛喻師子,名殊一法身。諸天諸聖衆,無一亦無二。
性不遂波流,是名真侍衛。語默及遊息,無生一念思。
忘形歸恍惚,神鬼不能窺。正法度邪法,衆生見處偏。
若生無有見,即被染心田。天尊重說偈,直為指心源。
汲引迷惑者,令歸解脫門。道非幹視聽,視聽轉生疑。
應物臨機用,虛心即可知。心疑随萬境,随境認心田。
道非有為有,方名離種邊。
唐代·司马承祯的简介
司马承祯(647年-735年),字子微,法号道隐,自号白云子,唐代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之弟司马馗之后。道教上清派茅山宗第十二代宗师。
...〔
► 司马承祯的诗(2篇) 〕
清代:
顾嗣立
文章开鲁姚,元气尚团结。万历置奎章,作者首虞揭。
金华接踵兴,儒林推四杰。为学务根柢,行文净冰雪。
文章開魯姚,元氣尚團結。萬曆置奎章,作者首虞揭。
金華接踵興,儒林推四傑。為學務根柢,行文淨冰雪。
宋代:
郭凤
云封舜冢杳难寻,徒取箾韶索九阴。
学讲执中恁古籍,道传精一抱遗心。
雲封舜冢杳難尋,徒取箾韶索九陰。
學講執中恁古籍,道傳精一抱遺心。
唐代:
岑参
六月襄山道,三星汉水边。求凰应不远,去马剩须鞭。
野店愁中雨,江城梦里蝉。襄阳多故事,为我访先贤。
六月襄山道,三星漢水邊。求凰應不遠,去馬剩須鞭。
野店愁中雨,江城夢裡蟬。襄陽多故事,為我訪先賢。
:
秦清
东北有伟人,大名垂西南。政化延邛笮,啸歌抒幽覃。
春嘘山矗矗,秋净水潭潭。琴能鸣其治,泉亦忘其贪。
東北有偉人,大名垂西南。政化延邛笮,嘯歌抒幽覃。
春噓山矗矗,秋淨水潭潭。琴能鳴其治,泉亦忘其貪。
明代:
李梦阳
孤月上东岫,白鹤激秋泪。凉风振溪壑,林影飒摇泄。
山居本深静,夜气复澄霁。冥心向千古,眇焉托真契。
孤月上東岫,白鶴激秋淚。涼風振溪壑,林影飒搖洩。
山居本深靜,夜氣複澄霁。冥心向千古,眇焉托真契。
清代:
樊增祥
了无暑。南来几、梅风吹霁虹雨。博山烟一缕。轻度魫窗,萦带芳树。
罗衣楚楚。添半臂、泥金刚彀。玉簟龙鳞似水,仗六曲画屏风,把新寒防护。
了無暑。南來幾、梅風吹霁虹雨。博山煙一縷。輕度魫窗,萦帶芳樹。
羅衣楚楚。添半臂、泥金剛彀。玉簟龍鱗似水,仗六曲畫屏風,把新寒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