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辞
词语解释
哀辞[ āi cí ]
⒈ 用来哀悼、纪念死者的文章。
英dirge; elegy; lament;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哀词”。文体名。古用以哀悼夭而不寿者,后世亦用于寿终者。多用韵语写成。
引《后汉书·杨脩传》:“脩 所著赋、颂……哀辞、表、记、书凡十五篇。”
《南史·后妃传下·陈后主沉皇后》:“及 后主 薨,后自为哀辞,文甚酸切。”
宋 苏轼 《答秦太虚书》:“程公闢 须其子 履中 哀词, 軾 本自求作,今岂可食言。”
清 袁枚 《随园随笔·辨讹》:“晋 挚仲洽 曰:凡作哀词者,皆施於童殤夭折,不以寿终之人。”
章炳麟 《国故论衡·正赍送》:“今人以哀辞施诸寿终,斯所谓失伦者。”
鲁迅 《而已集·革命时代的文学》:“中国 社会没有改变,所以没有怀旧的哀词。”
国语辞典
哀辞[ āi cí ]
⒈ 哀悼死者的文章,多以韵文形式写成。也作「哀词」。
反颂辞
最近近义词查询:
修改的近义词(xiū gǎi)
实事求是的近义词(shí shì qiú shì)
北里的近义词(běi lǐ)
喜欢的近义词(xǐ huān)
楚楚可怜的近义词(chǔ chǔ kě lián)
风度翩翩的近义词(fēng dù piān piān)
分化的近义词(fēn huà)
模样的近义词(mú yàng)
讴歌的近义词(ōu gē)
素质的近义词(sù zhì)
口角的近义词(kǒu jiǎo)
遭遇的近义词(zāo yù)
故障的近义词(gù zhàng)
背景的近义词(bèi jǐng)
讲述的近义词(jiǎng shù)
争夺的近义词(zhēng duó)
伤害的近义词(shāng hài)
同伴的近义词(tóng bàn)
执政的近义词(zhí zhèng)
公子的近义词(gōng zǐ)
特效的近义词(tè xiào)
支出的近义词(zhī chū)
暧昧的近义词(ài mèi)
骨干的近义词(gǔ gàn)
开水的近义词(kāi shuǐ)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