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àn

避难


拼音bì nàn
注音ㄅ一ˋ ㄋㄢˋ

繁体避難
词性动词


避难

词语解释

避难[ bì nàn ]

⒈  逃离战争或动乱不安的地方。

take refuge;

⒉  寻求庇护所。

seek asylum;

引证解释

⒈  谓躲避灾难或迫害。

《韩非子·说林上》:“庆封 为乱於 齐 而欲走 越,其族人曰:‘ 晋 近,奚不之 晋 ?’ 庆封 曰:‘ 越 远,利以避难。’”
《三国志·魏志·袁涣传》:“遭天下乱,避难 交州。”
元 王晔 《桃花女》第三折:“这的是我避难的机谋,趓灾的见识。”
机灵 《香雪海·感激与祝愿》:“我正在 香港 政治避难,并参与筹备 香港 《文汇报》的创刊。”

⒉  谓避开困难。

《孔子家语·屈节》:“夫勇者不避难,仁者不穷约。”
唐 韩愈 《唐故赠绛州刺史马府君行状》:“其守官恭慎举职,其朝献奉父命不避难。”
《元史·良吏传一·卜天璋》:“天璋 曰:‘国步方艰,吾年八十,恒惧弗获死所耳,敢避难乎?’”
戴裔煊 《宋代钞盐制度研究》第二编第六章四:“客贩钞盐,趋易而避难。”

国语辞典

避难[ bì nàn ]

⒈  逃避灾难或迫害。

《三国演义·第一〇回》:「嵩自陈留避难,隐居瑯琊。」
《儒林外史·第四一回》:「此时多失意之人,安知其不因避难而来此地?」

避乱 避秦 逃亡 亡命

分字解释


※ "避难"的意思解释、避难是什么意思由爱淘啦文学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35岁的代静是五显岗一家农家乐的老板,泥石流发生之后,他立即挨个房间敲门,让家人和店里的20多个客人都逃到门外空旷的地方避难。

2.在20世纪初十多年的南极探险中,阿蒙森上校、斯科特上校和沙克尔顿爵士都身穿巴宝莉服装,并曾在巴宝莉帐篷中藏身避难。

3.海底风景图片集。可耻的真鲷徘徊接近在一个为提供叫水瓶座水下实验室位于佛罗里达要害的国家海洋避难所。

4.夫妇二人沉湎于“方城之战”,孩子没有一个宁静的学习环境,只得拿着课本外出“避难”,这是发生在连云港的一件荒唐事。

5.城市避震减灾公园园林要素因地制宜、合理有效的规划设计对公园避难防灾功能的发挥有重要影响,也是公园发挥平灾功能的基础。

6.唐末了,神在山中犹避难,何须责望东诸侯的年代来了,天宫中却太平之极,在诸神看来,凡间一切宛如戏剧,哪怕血流成河也与自己无关。

7.我想要免予起诉,美国的政治避难和公民权.

8.所谓避难所,就是在你失意、困难、无处躲避时,有一个地方始终在哪里,静静地等候。吕亦涵

9.它成为希腊学问摆脱西方查禁的避难所.

10.代达罗斯在克里特岛的克诺索斯避难.弥诺斯国王极为乐意地接纳了这位多才多艺的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