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履

词语解释
步履[ bù lǚ ]
⒈ 行走。
例步履艰难。
英footstep;
引证解释
⒈ 行走。
引唐 郑巢 《赠蛮僧》诗:“近来慵步履,石蘚满柴扉。”
宋 司马光 《辞三日一至都堂札子》:“但两足无力,疮口未合,步履艰难,拜起不得。”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黎氏》:“谢 牵挽而行,更不休止。妇步履跌蹶,困窘无计。”
邹韬奋 《患难餘生记》第一章:“但是他老先生却精神抖擞,步履如飞。”
⒉ 指脚步。
引明 杨基 《春日出郊》诗:“偶临春水赏春晴,便觉身随步履轻。”
林建征 《莺歌海》:“几千年了, 莺歌海 一直像一辆爬行着的牛车;但今天,它的步履跨得多么雄浑而广远啊!”
国语辞典
步履[ bù lǚ ]
⒈ 步行、行动。
引唐·杜甫〈庭草〉诗:「步履宜轻过,开筵得屡供。」
《西游记·第三一回》:「只因这妖精将我摄骗在此,他的法令又谨,我的步履又难,路远山遥,无人可传音信。」
近行动
英语gait, to walk
德语Gang, Gehen (S)
法语démarche
分字解释
※ "步履"的意思解释、步履是什么意思由爱淘啦文学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瞩目远方,你才会加快步伐;观赏风景,你才会步履轻盈;结伴同行,你才能欢歌笑语;风雨兼程,你才能成功登顶。
2.背叛伴侣之前,一个人会露出多少马脚?就算这人再高明,新欢和旧爱之间往返的步履很熟练,也总会有跟不上节奏的一天。
3.一位坐在芦席上的母亲正给婴儿哺乳,而婴儿的祖父母也步履蹒跚地来到。
4.暮鼓晨钟,夕阳西下,蹒跚步履,银发满卷。幸福离我们是这样的短暂而快乐。
5.与唐诗宋词发展的背景不同,元曲这种艺术不是在统治者称赏或执掌话语权的贵胄们赞誉的情况下走向繁荣的,相反是在受到种种限制的境遇下步履蹒跚地步入其成年。
6.除了笔杆子,枪把子、锄把子、锤把子,甚至印把子,都扛在肩上加入进来,随着步履的颠簸上下晃动,构成了行进中的中国的一道多样的天际线。
7.非论是岳飞也罢,其他的人也罢,他们的步履事实下场不能根柢转变忠孝节义这些封建道德蓝本的阶级素质。
8.更麻烦的是任何一座像样的城市都有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社会心理规范,言语举止、步履节奏、人情世故,都与此密不可分,说的好听一点,也可以说是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情。难道,这种渗透到每一条街、每一间房、每一个人浑身上下的风情也会在某一天突然烟消云散?
9.生涯生计规划的前提在于:主角是自己,愿意改变自己,要量力适性,参考家人定见,有求好心,有狡计心,有步履决心。
10.病愈不久的人,当然是步履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