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píng zé
注音ㄆ一ㄥˊ ㄗㄜˊ
繁体平則
1.我是一个人民代表,不平则鸣,反映市民要求,这是我份内的事。
2.我是一个人民代表,只要是不合理的事,我便要提请有关部门注意,不平则鸣,反映市民要求,这是我分内的事。
3.我是一个人民代表,不平则鸣,反映市民要求,这是我份内的事。
4.物不平则鸣,社会不平是造成“以武犯禁”的根本原因,也是织就中国人侠客情结的历史根源,诚如《水浒传》所言:“禅杖打开危险路,戒刀杀尽不平人。
5.圣上,臣听说,物不平则鸣,士有怨而发。
6.不过,他们疾恶如仇,不平则鸣,拥有高贵的同情心,强烈的正义感。
7.不过,他们疾恶如仇,不平则鸣,拥有高贵的同情心,强烈的正义感。
8.物不平则鸣,而要寻求“平”,可以通过当事人协商的办法,也可以找仲裁机构仲裁、政府调解、行政复议等。
9.“不平则鸣”,有正义感的诗人遂将满腔忿懑之气形诸笔端,以诗为武器,进行入木三分的讽刺与抨击。
10.我是一个人民代表,只要是不合理的事,我便要提请有关部门注意,不平则鸣,反映市民要求,这是我分内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