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ài

败绩


拼音bài jì
注音ㄅㄞˋ ㄐ一ˋ

繁体敗績
词性动词

败绩

词语解释

败绩[ bài jì ]

⒈  打了败仗;溃败;失败的记录。

齐师败绩。——《左传·庄公十年》

debacle; be routed;

引证解释

⒈  指军队溃败。

《书·汤誓》:“夏 师败绩, 汤 遂从之。”
孔 传:“大崩曰败绩。”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杨诚斋军门》:“孙 壮其言,因与贼战,乃至败绩。”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十六篇:“八仙‘火烧东洋’,龙王败绩。”

⒉  指事业的败坏、失利。

《楚辞·离骚》:“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王逸 注:“皇,君也;舆,君之所乘,以喻国也;绩,功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故 蒋琬 败绩於百里,而为三台之标; 陈平 困瘁於治家,而怀六奇之略。”

国语辞典

败绩[ bài jī ]

⒈  战败。

《左传·鲁襄公三十一年》:「若未尝登车射御,则败绩厌覆是惧,何暇思获?」
《史记·卷六四·司马穰苴传》:「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齐师败绩。」

⒉  功业毁坏。

《楚辞·屈原·离骚》:「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⒊  行列错乱。

《礼记·檀弓上》:「鲁庄公及宋人战于乘丘,县贲父御卜国为右,马惊败绩。」

英语to be utterly defeated, to be routed

法语être battu à plate couture

分字解释


※ "败绩"的意思解释、败绩是什么意思由爱淘啦文学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此后,青岛队连遭败绩,麦迪始终也找不到表现的机会。

2.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临患不忘国,忠也。

3.鉴于晋绥军在对日作战中丢城失地,连遭败绩,战火已经烧到山西境内的现状,阎锡山迫切需要与共产党联合起来,发动民众,抗击日军的侵略。

4.从此之后前后百战从无败绩,无论在何等艰危之下都能生还的人,即使在同侪中也被目为传说。

5.他们俩打架都是两人一起上,刚开学,班里学生大多都还不熟悉,挨打的人往往双拳不敌四手,所以这兄弟俩在开学一个月的时间里还未尝败绩。

6.但凡我直接指挥的战役,皆是败绩;诸将能战,则无往不胜。

7.然而法国冠军本赛季在欧洲赛场还未尝败绩,共收获七场胜利和一场平局,尽管蒂亚戈本场将被停赛,但他们也迎回了中场核心儒尼尼奥。

8.确实,令师是个了不起的人,他也是我这一生唯一的败绩,算到如今已有三年七个月,只可惜他已经身死,我有生之年再没有机会挽回,倘若有鬼域,我会去寻找他的。

9.他就是德国空军各次败绩的替罪羊.

10.今年国际游联跳水系列赛中,杨健、邱波连遭败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