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耳代目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拿听到的代替亲眼看到的。指不亲自去调查了解,光听信别人说的。
出处臧克家《以耳代目之类》:“这种以耳代目的情况是令人吃惊的,但这种情况却并不是罕见的。”
例子以耳代目的做法不可取
基础信息
拼音yǐ ěr dài mù
注音一ˇ ㄦˇ ㄉㄞˋ ㄇㄨˋ
感情以耳代目是贬义词。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谜语轻信
近义词以耳为目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杯酒释兵权(意思解释)
- 囊萤映雪(意思解释)
- 以权谋私(意思解释)
- 自强不息(意思解释)
-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意思解释)
- 秣马厉兵(意思解释)
- 拭目以待(意思解释)
- 铺天盖地(意思解释)
- 喔咿儒睨(意思解释)
- 万马奔腾(意思解释)
- 东扶西倒(意思解释)
- 不到黄河心不死(意思解释)
- 供不应求(意思解释)
- 风和日丽(意思解释)
-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意思解释)
- 吴下阿蒙(意思解释)
- 抱恨黄泉(意思解释)
- 将伯之呼(意思解释)
- 一鼓作气(意思解释)
- 散带衡门(意思解释)
- 白草黄云(意思解释)
- 安身立命(意思解释)
- 起死回生(意思解释)
- 臭名昭著(意思解释)
- 凌云之志(意思解释)
- 洗耳恭听(意思解释)
- 惴惴不安(意思解释)
- 雅俗共赏(意思解释)
※ 以耳代目的意思解释、以耳代目是什么意思由爱淘啦文学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刚正不阿 | 刚:刚直;直:正直;不阿:不逢迎。刚直方正而不逢迎附合。 |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 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 |
响答影随 | 如应声和答、形影相随。比喻两者紧密相连。 |
举重若轻 | 举起重物就像举起轻东西那么容易。比喻能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 |
不僧不俗 | 僧:指和尚。指不三不四,不伦不类。 |
反老还童 | 反:回。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 |
万里长城 | 指我国长城。也比喻国家所依赖的大将。现也比喻人民的军队。 |
识字知书 | 谓有文化知识。 |
见危致命 | 见“见危授命”。 |
语短情长 | 语言简短,情意深长。 |
折臂三公 | 晋代的羊枯,曾坠马折断手臂,官至三公。指贵官堕马。 |
异途同归 | 途:道路;归:归宿;目的。不同的道路;走向共同的归宿。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途径;得到相同的效果;达到相同的目的。 |
急功近利 | 急:急于;功:成效;成就;近:眼前的利益。急于追求成效;贪图眼前利益。 |
羽旄之美 | 装饰着羽毛的旗子飘动的状观景象。 |
胡子拉碴 | 形容满脸胡子零乱不齐的样子。 |
面有难色 | 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 |
依样画葫芦 | 比喻单纯地照样子模仿;也作“依样葫芦”;“比着葫芦画瓢”、“照葫芦画瓢”。 |
勤学苦练 | 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
知往鉴今 | 鉴:借鉴。了解过去作为今天的借鉴。 |
气味相投 | 气味:意指思想或志趣;投:合得来。指人思想作风相同;彼此很合得来。 |
故态复萌 | 老样子又重新恢复。指原来的旧习气和老毛病又重犯了。 |
不合时宜 | 时宜:当时的需要或时尚。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 |
密锣紧鼓 | 锣声紧,鼓点密。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声势。 |
唯利是图 | 只要有利就去追求。惟:只有;惟独;图:贪图;追求。 |
半新不旧 | 半:二分之一。指不新不旧。 |
冒失鬼 | 言语、举动鲁莽、轻率的人。 |
悲不自胜 | 胜:经受得住。悲伤得使自己经受不住了。形容伤感至极;情难自禁。 |
走过场 | 形容办事只在形式上过一下,却不实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