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麻痹大意 麻痹:一种病态;身体某部分肢体失去知觉。比喻对事物现象不经心;失去警觉;粗心大意。
患难与共 患难:危险艰苦的环境;与共:在一起。指在不利处境中共同承担灾难和困苦。
损人不利己 损害别人对自己也没有好处。
不费吹灰之力 形容事情做起来非常容易,不花一点力气。
化鸱为凤 比喻能以德化民,变恶为善。鸱,猫头鹰,古人以为凶鸟。语本《后汉书·循吏传·仇览》:“时考城令河内王涣,政尚严猛,闻览以德化人,署为主簿。谓览曰:‘主簿闻陈元之过,不罪而化之,得少鹰鹯之志邪?’览曰:‘以为鹰鹯不若鸾凤。’”
不得而知 得:能够。无从知道。
行不顾言 顾言:顾及自己所说的话。为人处事不守信用。
民不畏死 畏:惧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气慨。
罄竹难书 罄:尽;竹:指可供制成竹简的竹子;书:写。用尽竹子也难以写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多形容罪恶累累。
有目共睹 睹:看见。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见。形容极其明显。
兵微将寡 微、寡:少。兵少将也不多。形容力量薄弱。
心烦意乱 心情烦躁;思绪纷乱。形容内心烦闷焦躁。烦:烦躁;意:心绪;心思。
白草黄云 形容边塞荒漠凄凉的景象。
忙不择价 匆忙中售货要不了好价钱。
细水长流 细:微小。比喻节约使用财物;使经常不缺用。也比喻一点一滴不间断做某件事。
霜露之悲 对父母先祖的悲思。
半新不旧 半:二分之一。指不新不旧。
有志竟成 竟:终于。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
暴露无遗 暴露:显露;显现;遗:遗漏。全部、彻底地暴露了出来;没有丝毫遗漏。
闭门读书 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饿殍满道 殍:饿死的人。满路都是因饥饿而死的人的尸体。形容饥荒灾祸严重,人民大量死于饥寒的惨状。
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谚语。原比喻平时不往来,遇有急难才去恳求。后多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比喻本来想损害别人,结果却害了自己。
风卷残云 大风把残留下的浮云一下子刮走。比喻把残存的东西扫荡干净;也用来形容很快把食物吃光。
背义忘恩 指背弃道义,忘却恩德。同“背恩忘义”。
纲举目张 纲;鱼网上的总绳;比喻事物的主干部分。目:网眼;比喻事物的从属部分。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就可以带动其他环节。也比喻条理分明。
古为今用 指批判地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化遗产;使它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处安思危 处:居于;思:想,考虑。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要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