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发缨冠的成语故事


披发缨冠

拼音pī fā yīng guàn

基本解释谓不及束发冠戴,只系缨于颈。比喻急于救援。语出《孟子·离娄下》:“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

出处语出《孟子·离娄下》:“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


暂未找到成语披发缨冠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披发缨冠)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一手遮天 唐 曹邺《读李斯传》诗:“难将一人手,掩得天下目。”
是非口舌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若是为田地上坏了手足亲情,到不如穷汉赤光光没得承受,反为干净,省了许多是非口舌。”
辙鲋之急 战国·宋·庄周《庄子·外物篇》:“车辙中有鲋鱼焉,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用智铺谋 明·无名氏《暗度陈仓》第二折:“韩元帅率领军卒,驱将校用智铺谋。”
亦复如是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刘琨善能招延,而拙于抚御,一日虽有数千人归投,其逃散而去,亦复如此。所以卒无所建。”
不骄不躁 毛泽东《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只要同志们对于军事政策(行动和作战)和团结人民的政策,不犯大错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是完全有办法的。”
心里有鬼 莫应丰《将军吟》第28章:“你这个小子,心里有鬼,不甘心。”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章炳麟《社会通诠商兑》:“宁为鸡口,毋为牛后,与使他人啖我而饱也,宁自啖而不足。”
野没遗贤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0卷:“那爷爷圣武神文,英明仁孝,真个朝无幸位,野没遗贤。”
神出鬼入 《淮南子 兵略训》:“善者之动也,神出而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