翦草除根的成语故事


翦草除根

拼音jiǎn cǎo chú gēn

基本解释翦:“剪”的异体字;割断;翦草:割草;除:去掉。割草要把草根彻底除掉。比喻除去祸根;不留后患。也作“剪草除根”。

出处北齐 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潮文》:“抽薪止沸,剪草除根。”


暂未找到成语翦草除根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翦草除根)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倚老卖老 元 无名氏《谢金吾》第一折:“我尽让你说几句便罢,则管里倚老卖老,口里唠唠叨叨的说个不了。”
安身之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0回:“近闻刘景升病在危笃,可乘此机会,取彼荆州为安身之地,庶可拒曹操也。”
反复无常 宋 陈亮《与范东叔龙图书》:“时事反复无常,天运所至,亦看人事对付如何。”
学以致用 李新《为有源头活水来》:“要结合实际工作和革命斗争的需要来学,学以致用,并且勤学苦学。”
德容言功 语出《礼记·昏义》。见“德言容功”。
夫唱妇随 《关尹子 三极》:“天下之理,夫者唱,妇者随。”
同心合力 《书·泰誓中》:“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一寸光阴一寸金 唐 王贞白《白鹿洞》:“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民不畏死 《老子》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命与仇谋 唐·韩愈《进学解》:“命与仇谋,取败几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