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逢源的成语故事


左右逢源

拼音zuǒ yòu féng yuán

基本解释到处都能碰到取之不尽的源泉。比喻做事、写作得心应手;应付自如。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下》:“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左右逢源的典故

战国时期,孟子给他的学生讲治学之道,学生问怎样才能学到高深的学问,孟子说:方法要对,态度要好,学习要有自觉性,学习知识要心有所得,久而久之,就学得广、深、透,使用起来就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自然就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左右逢源)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音信杳无 明·吾邱瑞《运甓记·剪发延宾》:“盼前程音信杳无。”
胸无大志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36章:“至于回、革等人,实系凡庸之辈,胸无大志,三年来观望风色,动摇不前。”
回心转意 元 高则诚《琵琶记》第31出:“怕你爹爹也有回心转意时节,且更耐看如何?”
名山大川 《尚书 武成》:“底商之罪,告于皇天后土,所过名山大川。”
尽信书不如无书 语出《孟子 尽心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宋 陆九渊《政之宽猛孰先论》:“鸣呼,尽信书不如无书。”
香草美人 汉·王逸《离骚序》:“《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谕,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灵修、美人,以譬于君。”
天涯海角 唐 吕岩《绝句》:“天涯海角人求我,行到天涯不见人。”
龙腾虎跃 唐 严从《拟三国名臣赞序》:“圣人受命,贤人受任;龙腾虎跃,风流云蒸,求之精微,其道莫不咸系天者也。”
举贤任能 《礼记 大传》:“三曰举贤,四曰使能。”
万无一失 汉 枚乘《七发》:“孔老览观,孟子持筹而算之,万不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