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授机宜的成语故事


面授机宜

拼音miàn shòu jī yí

基本解释面:当面;授:教;传授;机宜:适应时机的对策、办法。当面教给应采取的机密的对策或措施。

出处宋 苏轼《与孙子思七首》:“书四纸,并药方驰上方,须面授其秘也。”


暂未找到成语面授机宜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面授机宜)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吕蒙传》:“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南朝 宋 裴松之注:“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经帮纬国 唐·李世民《授长孙无忌司徒诏》:“是以经邦纬国必俟曹之勋,燮理阴阳允归锺华之望。”
不正之风 晋 葛洪《抱朴子 辩问》:“移不正之风,易流遁之俗。”
物美价廉 清 吴趼人《近十年之怪现状》第十回:“苏州有个朋友写信来,要印一部书。久仰贵局的价廉物美,所以特来求教。”
个人主义 毛泽东《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这是小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表现。”
讴功颂德 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民皆歌乐之,颂其德。”
日日夜夜 洪深《青龙潭》第二幕:“这里,刘秀三日日夜夜的车水,车的晕倒在水车上。”
心灰意冷 清 梁启超《湖南时务学堂学约》:“非有坚定之力,则一经挫折,心灰意冷。”
回光反照 元 杨暹《刘行首》第三折:“阳台雾锁,楚岫云遮,弃死归生,回光返照。”
天涯海角 唐 吕岩《绝句》:“天涯海角人求我,行到天涯不见人。”